您现在的位置是:焦点 >>正文

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:中国空气质量改善主要靠“人努力”

焦点4761人已围观

简介中新社北京12月19日电(记者 阮煜琳)“减排措施有效实施是(中国)细颗粒物(PM2.5)浓度改善的主导因素”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19日在北京举办的2024中国蓝天观察论坛 ...

  中新社北京12月19日电(记者 阮煜琳)“减排措施有效实施是人努力(中国)细颗粒物(PM2.5)浓度改善的主导因素”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中国质量主靠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19日在北京举办的工程改善2024中国蓝天观察论坛上说,特别是院院“大气十条”阶段,中国空气质量改善主要靠“人努力”,士贺气象条件则起到了一点“天帮忙”的克斌空气作用。

  贺克斌带领团队构建了大气污染浓度变化多驱动因素解耦方法,人努力系统评估了气象条件变化、中国中国质量主靠清洁空气行动减排措施对PM2.5和臭氧浓度变化的工程改善贡献。

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:中国空气质量改善主要靠“人努力”

  “2013年到2020年,院院二氧化硫、士贺氮氧化物和一次PM2.5排放量持续下降,克斌空气空气质量大幅改善,人努力证实了清洁空气行动的中国中国质量主靠有效性。”贺克斌说,工程改善从贡献来看,“大气十条”期间,电力工业提标改造、燃煤锅炉整治、落后产能淘汰以及民用部门清洁取暖,是对空气质量改善最为有效的四项措施。

  当日发布的《大气中国2024: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》报告显示,2019年至2023年,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,PM2.5、二氧化硫等六项常规污染物年评价浓度全面下降。2023年,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5.5%,相比2019年上升3.5个百分点。同期,203个城市实现六项污染物年评价浓度全部达标,比2019年增加46个城市。

  “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,能源、产业、交通领域的支撑缺一不可。我们的研究发现,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并重,能源清洁低碳化转型稳步推进。”亚洲清洁空气中心空气质量项目主任张伟豪表示,在煤电仍发挥供应基础保障作用,兼顾系统调节性电源作用的同时,2023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首次超过火电、新能源成为装机增量主体等成绩均可圈可点。

  面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需求,上述报告建议,持续推进煤电机组升级改造,高质量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、强化老旧装备淘汰和排放监管能力、释放交通行业存量减排空间等。(完)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财经频道

Tags:

相关文章



友情链接